在戶外運動、雨天通勤或特殊工作環境中,鞋子的防水性能直接關系到穿著者的舒適度與健康。為了科學、客觀地評估成品鞋(尤其是登山鞋、勞保鞋、雨靴等)的防水能力,成品鞋動態防水試驗機應運而生。它如同一位嚴格的“涉水考驗官”,通過模擬人腳在水中行走的真實動態過程,對鞋的防水性能進行標準化測試,是鞋類研發、生產和質量控制環節中的關鍵設備。
一、設備原理與用途
該試驗機的核心在于模擬“踩踏-抬起”的步行動作。測試時,將裝有模擬腳模的成品鞋固定在夾具上,鞋底浸入盛有清水的測試槽中。設備驅動機構帶動鞋子以設定的頻率(如每分鐘幾十次)和行程反復上下運動,模擬人在淺水中行走的動態場景。測試持續數小時后,通過檢查鞋內部是否滲入水分,來判定其防水性能是否達標。此方法比靜態浸泡測試更貼近實際使用情況,能有效檢測鞋面、縫線、接縫處等潛在的滲水點,確保產品在真實環境中的可靠性。
二、標準操作步驟
1.準備階段:檢查設備狀態,確保水槽清潔無異物,氣源(若為氣動機型)壓力正常。配置好符合標準的模擬腳模,并將其牢固安裝在鞋內。
2.裝樣固定:將待測鞋穿在腳模上,調整夾具,使鞋底水平且穩定地固定在升降臂上,確保鞋底浸入水面以下規定深度(通常5-10mm)。
3.參數設置:通過控制面板設定測試參數,包括測試時間(如2-4小時)、往復頻率(如每分鐘60次)、行程高度等,這些參數需依據相關測試標準(如ISO、GB等)執行。
4.啟動測試:向水槽注入足量清水至指定刻度線。確認無誤后,啟動設備,開始自動循環測試。測試過程中需定期觀察設備運行是否平穩,水位是否正常。
5.結束與判定:測試結束后,設備自動停止。小心取下鞋子,打開鞋口,用吸水紙或稱重法檢查鞋內部是否有水跡或增重。根據標準判定測試結果。
三、維護保養要點
日常清潔:每次測試后,務必排空水槽中的水,并用清水沖洗干凈,防止水垢或雜質殘留腐蝕設備。擦干鞋夾和升降部件。
定期檢查:定期檢查傳動機構(電機、連桿、導軌)的潤滑情況,及時添加潤滑油;檢查氣動元件(如氣缸、電磁閥)是否漏氣,管路是否老化。
關鍵部件維護:保持傳感器清潔,避免水汽侵蝕;檢查密封圈和O型圈,發現老化或破損及時更換,確保水槽密封性。
存放環境:設備應存放在干燥、通風、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,避免長期暴露在潮濕環境下。
正確操作并精心維護這臺“涉水考驗官”,不僅能確保測試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,更能延長設備壽命,為生產出真正經得起風雨考驗的優質鞋履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。